在全球能源紧张和环保政策高涨的大背景下,泉州联合石化独辟蹊径,凭借其革新的低温余热利用技术,成功实现了年增效上亿元的辉煌成果。记者最近获悉,该公司研发的“芳烃低温热高效回收技术及配套装备”荣登国家能源局第四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录,标志着石化行业在低温余热利用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项新技术每年可回收相当于9.3万吨标准煤的能量,为公司能够带来了约1.6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随着中国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石化行业在为国家经济贡献巨大力量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在传统的石化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余热的回收和利用一直是行业面临的难题。例如,之前芳烃联合装置塔顶的热能主要依赖空冷冷却,这样的形式不仅利用率低,还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在这样的背景下,福建联合石化的突破无疑是一次行业的颠覆。
福建联合石化公司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中船711所合作,启动了芳烃联合装置的低温热利用改造项目。该项目创新性地运用中船711所自主研发的大流量、高排压、大功率的螺杆式蒸汽热泵主机,通过蒸汽发生器代替了传统的空冷器,这不仅提升了低温热量的回收利用率,还将低压蒸汽升温升压转化为高品位蒸汽,使得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这一技术的实施显著优化了芳烃联合装置的能源利用率,使其能耗指标达到国内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
该项目自2021年首次投用以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二期工程的5台机组水平也已在2024年底全面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在项目实施后的短短几个月内,芳烃联合装置的能源利用率明显提高,为企业节约了数万元的经营成本。根据统计,该技术每年为企业节省标煤约9.3万吨,并为企业创造了直接的经济效益,预计累计达到1.6亿元。这一切不仅表明了联合石化在技术创新上的领导地位,也为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
在当前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形势下,泉州联合石化的这一技术创新无疑为石化行业的转型升级树立了榜样。低温余热利用技术不但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还能减少碳排放,提升企业的社会价值和品牌形象。因此,随着慢慢的变多的企业意识到生态环保的重要性,类似的技术创新预计将成为行业的未来趋势。
泉州联合石化的成功案例无疑在整个社会中激起了层层涟漪,能源转型与环保应成为未来石化行业的新常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推动,传统行业必须迎合新的市场需求,应对日益严苛的环保法规,从资源浪费中寻求突破,拥抱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泉州联合石化的技术创新不仅展现了企业的责任感与前瞻性,也为别的企业营造了一个积极的标杆,昭示着未来的能源革命已经开始。
在期待更多企业加入这一革命潮流的同时,我们也应思考,实现节能降耗、推动绿色发展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只有在全行业一起努力下,才能真正迎来一个低碳环保的美好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