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也是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开工建设10周年。十年来,东方电气600875)提供核心设备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6号机组先后获WANO(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数满分,跻身全球顶尖行列,分别连续安全运作近1000天,累计发电650亿度,再次证明中国核电601985)的硬“核”实力。
5月8日,中核集团在“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所在地福清核电基地真正开始启动“核力无限 共创未来”文化品牌月暨“走进新国企·华龙十年”融媒体开放活动、“核创未来”全球核能公益传播创意大赛,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但军受邀出席活动。
作为项目最大的设备供应商,东方电气为“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5、6号机组提供了常规岛汽轮发电机组及核岛蒸汽发生器、稳压器等核心设备。“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的长期稳定高效运行充分验证了东方电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性能世界一流的百万千瓦等级核电汽轮发电机组和核岛主设备自主研制能力。
作为我国能源装备制造的“国家队”,东方电气始终以自主创新为引擎,深耕核能领域核心技术突破,以实干实绩推进中国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目标迈进,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贡献“东方力量”。目前,东方电气已累计交付超200台套核电主设备,其中国产首台套超40台。
2021年1月30日,东方电气提供核心设备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2022年3月25日,国内第2台“华龙一号”福清核电6号机组具备商运条件。至此,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这标志着中国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对于我国实现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跨越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在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主设备研制过程中,东方电气从始至终坚持自主创新,攻克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保质保量按期交付全部产品,有力支持打破核能“首堆必拖”行业魔咒。
在中国核电由技术引进向自主研发转型的过程中,东方电气作为领军企业,国家使命责无旁贷。CAP1400国核示范项目是我国自主研发、世界最大尺寸半转速核电汽轮机,也是我国自主设计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项目。2017年6月,CAP1400国核示范项目1号汽轮机首个低压模块盖缸成功,该汽轮机低压转子采用自主研发的1828毫米叶片,是迄今世界最大尺寸半转速核电汽轮机转子,在核电站常规岛汽轮发电机组的核心技术方面实现了突破。
东方电气在核电设备方面从始至终坚持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在推进三代核电设备设计制造技术优化和标准化的同时,还与国内外有关企业一道开展高温堆、快堆、供热堆、聚变堆及海洋核动力平台等核电设备的研制。2024年11月29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包层屏蔽模块全球首发仪式在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重机举行,首批48件包层屏蔽模块以水陆联运方式发往法国,兑现国际承诺。
2017年2月14日,在东方电气核电装备制造和出海口基地,中国首台出口欧洲的核电低压加热器发运。这是法国电力集团实施核电全球化战略采购后的第一个投向中国的采购订单,东方电气集团通过该项目掌握了欧洲能承受压力的容器指令及标准,成为法国电力集团在中国确立的首家核电产品合格供应商,这也是中国核电走向欧洲市场的重要标志。此外,东方电气集团积极努力配合中核、中广核、国家电投等企业,以精益制造、优质服务及诚信透明的核安全文化等优势推进中国核电“走出去”。
2024年4月,东方电气核蒸汽供应系统设备成套供货的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简称“大证”)成功延续,继续保持了全国核电装备制造集团唯一大证,标志着公司大证管理的探索实践取得一定成果。东方电气将构建更加严密的集成供货核安全责任体系,创新集成供货集团一体化管控模式,不断的提高协同并进的管理效能,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变革,以新质生产力提升核电设备制造质量,为“确保核安全绝无一失”提供较为可靠装备保障。
从首台出口设备到全产业链自主化,从国内市场领跑到国际舞台绽放,东方电气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书写了中国核能高水平发展的壮丽篇章。进入新发展阶段,东方电气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开展核能关键设备性能提升,持续开展国产化替代研发,秉承“24小时服务精神”,为我国核电工程建设保驾护航,为中国核电高水平发展贡献东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