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年产一百二十万吨乙烯项目建造现场。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李典摄
春回大地,黑土地上热潮涌动,吉林省各地按下大项目建造“加快键”,白山松水间,一派繁忙建造施工现象。
锚定开展优势、扩展有用出资、拉动经济稳步的增加……从西部广袤的绿色新动力基地,到中部阵阵轰鸣的先进制造业车间,再到东部药香充满的医药工业园区,一个个出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着眼高水平开展的项目正加快落地,人流、物流、信息流来往会聚,为复兴开展注入微弱动能。
吉林西部,地处大兴安岭与长白山脉之间的“风廊”,是我国东北地区风能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依托资源禀赋与项目牵引,吉林西部白城、松原等地全力打造新动力全工业链,一批项目连续落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工业系统。
在白城市通榆县,华能通榆长龙山20万千瓦风电项目现场,32台风机已完结吊装,项目进入设备设备调试阶段,估计将于4月并网发电。据介绍,项目建成后,估计每年可供给清洁电能约5.5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约53万吨。
绿氢、绿氨、绿色甲醇被认为是较为抱负的“零碳”动力,也被视为处理“风电”“光电”贮存与消纳的重要途径。
在吉林省洮南市上海电气绿色甲醇项目现场,生物质气化、电解水制氢、甲醇组成与精馏等设备正在设备,估计2025年6月开端绿色甲醇调试出产。“用风电电解水制氢,再与生物质气化组成甲醇,全程零化石动力参加,促进绿电就地消纳。”项目总监杨国祥算了一笔账:项目方案总出资56亿元,悉数达产后,估计年产值达12.5亿元,估计将成为吉林省第一批投产的规模化风电耦合生物质制绿色甲醇项目。
在白城市下辖的大安市,预算出资近60亿元的吉电绿氢组成氨一体化演示项目建造正酣。国家电投集团大安吉电绿氢动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宋树林表明,将绿氢组成绿氨、绿醇用以储能,可将“绿电”以化学能方法贮存,可完结清洁动力的大规模、长期存储和远距离运送。项目建成投产后,估计年制绿氢可达3.2万吨、年制绿氨达18万吨、年减碳排放约65万吨、节省标煤23万吨。
传统工业“老树发新枝”,新鼓起的工业“新芽成大树”。当时,吉林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夯实实体经济根基。一个个项目、一座座车间、一笔笔订单,透着浓浓的忙活劲儿、热乎劲儿。
松花江岸,吉林石化120万吨乙烯项目建造步入冲刺阶段。13万平方米的厂区内,7台工业炉挺拔站立,28套设备交织排布,复兴图景跃然眼前。
“乙烯出产是衡量化工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改变开展方法与经济转型东区项目主管卢思屹说,这一总出资超300亿元的项目,是吉林“减油增化”战略的重要项目,年可出产聚合级乙烯120万吨、聚合级丙烯58.7万吨,一起副产氢气、粗裂解汽油等产品,估计于本年7月建成达产。
在同样是出产化工产品的吉林化纤集团出产车间内,一缕缕洁白的原丝经过高温碳化等工序,化作乌黑发亮的碳纤维。眼下,吉林化纤年产40万吨原丝、碳丝、复材的全工业链项目正在加快建造。吉林化纤股份公司设备动力处处长付洪瑞介绍,项目在2026年建成投产后,估计可新增出售额233亿元,逐渐扩展吉林省碳纤维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一些项目赶春时抢开工,也有项目迎来竣工。在坐落长春市绿园区的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聚醚醚酮(PEEK)深加工系列新产品归纳厂房(二期)项目近期迎来竣工,现在正在检验阶段,估计本年5月将投入使用。
长白山麓,药香浓郁。依托资源优势与项目拉动,吉林省正推进生物医药工业向栽培、研制、出产、出售全链条延伸,助力“吉林药”走向世界。
在长春市永春生物医药城内,项目工地现场一片如火如荼。十余个塔吊挺拔入云,机械轰鸣声此伏彼起。园区内,中科生物医药工业立异园和长春永春生物医药城孵化立异中心的项目正在一起建造。
“咱们本年2月底开端破土动工,估计11月将完结。建成后将经过先进的干细胞库和研制渠道,为全省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供给研讨级、临床级、可回溯的干细胞资源。”吉林省中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磊说。
长春永春出资建造开展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王经超表明,2025年公司将经过会议招商、上门招商等多种灵敏的招商方法,力求完结入驻率70%以上。现在已有15家企业有意向入驻。”王经超说。
在“医药城”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华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异地扩能改造项目正在进行,制剂车间、提取车间、动力车间等主体均已建造完结,设备正准备连续进厂设备。在通化安睿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方案总出资30亿元的重组人白蛋白出产基地一期项目挨近结尾,已进入试出产阶段。该项目达产后,公司估计年产重组人白蛋白可超150吨。
策划、签约、准备、开工、出产……放眼吉林,自2月以来,多地大项目连续开复工。其间长春市已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830个,其间工业项目509个。一批带动力强、效益明显的重点项目正成为推进高水平开展的强壮动能。
在高质量开展的赛道上,吉林以重点项目为支点,正撬动老工业基地向新质出产力高地跃迁,为东北全面复兴“闯新路”“谋打破”。